本网讯(孙恺)赣江边的罗塘乡山环水绕,红色遗存在晨光里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一群游客正在听年轻讲解员孙荣慧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的红色传奇。曾经,这里因产业薄弱、资源闲置而陷入发展困境,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村子略显冷清。随着数智技术的引入,智慧景区、数智乡村、绿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罗塘乡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红色传承
“康克清在此度过童年,参加万安暴动后跟部队上了井冈山,她曾先后两次回到家乡,坚持吃住在自家这栋老房子。”
22岁的孙荣慧是江西省万安县红色罗塘景区的一名讲解员,每天都要向游客讲解家乡罗塘的红色历史。
康克青故居 罗塘乡供图
万安县罗塘乡是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重要策源地,孕育了康克清、曾天宇等革命先驱,有康克清故居、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曾天宇故居等红色遗存7处,并新建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万安段)。
但是,受制于产业薄弱、资源活化利用不足,罗塘乡一度面临发展困境,一方面是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滞后,另一方面是集体经济收入不足、劳动力外流率高;此外,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亟待提升。
孙荣慧说:“我之前一直是在外面的博物馆做讲解员的,也没有留在罗塘。”
红色罗塘景区全景
三峡集团自2003年起定点帮扶江西省万安县,始终心系罗塘乡的发展。针对罗塘乡红色资源优势和乡村振兴需求,三峡集团通过数智化技术手段,打造智慧景区,不断完善提升红色罗塘景区的功能配套,让景区既能传承红色精神,又能吸引游客。
罗塘乡工作人员谢瑶瑶说:“智慧景区让我们通过AI摄像头实现对整个景区的实时监测,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能第一时间了解游客需求,提升游客体验。”
据了解,红色罗塘智慧景区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车流量统计、核心场馆客流超载预警、场馆和重要展品异常状态监测,还可以通过旅游导览微信小程序,提供智慧停车、智慧充电、线路规划和导航、景点介绍、住宿餐饮等服务信息,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灵活自由、高效便捷和舒适的旅游体验。
如今,红色罗塘景区游客增长量达50%,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长也从1小时提升至2.5小时,红色文化传播效率提升200%,旅游收入增长320%,很多像孙荣慧这样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到了乡里工作,红色罗塘真的红了起来。
红色罗塘智慧景区展厅
“2024年,我们与三峡集团一起完成了罗塘乡三峡特色智慧小镇项目建设,将数智技术与红色文旅、乡村治理、绿色产业等深度融合在一起,智慧景区只是其中一个板块。”万安县罗塘乡党委书记曾滨介绍。
数智小镇
打造罗塘乡三峡特色智慧小镇过程中,三峡集团充分发挥自身清洁能源、生态环保和数智技术优势,通过实施红色罗塘景区数智化提升、数智乡村建设、清洁能源开发、生态环境整治等项目,构建了一套以“红色基因传承、绿色产业发展、数智乡村治理”为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我们乡地处赣江边,水系发达,河塘密布,溺水事件频发,以往一到夏季,我们就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沿河巡查,以防意外发生。”罗塘乡工作人员介绍。
防范溺水是罗塘乡诸多乡村治理的实际需求之一,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工作生活需求,三峡集团通过建设数智乡村,搭建起了一个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遥感等信息技术为手段,包含数据收集处理发布中心,和社会治理、村组入户管理、乡村振兴等五大服务模块及N类应用的吉安市首个乡镇级数智乡村管理平台,提升了罗塘乡的基层治理能力。
赣江边的罗塘乡
数智乡村管理平台的社会治理模块中就包含一套防溺水监控系统。这套防溺水监控系统通过30套AI防溺水设备,实现对重点水域的实时监控,既可以在人员入水前进行语音提示,也可在溺水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声光报警,引导救援。
此外,还有生态监测网络布设的15套水质终端和2座空气监测站,可以实时预警环境异常。2024年一年就处置秸秆焚烧、垃圾乱倒事件33起,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全乡环境信访量下降明显。
而数智乡村管理平台中村组入户管理模块,在打通综治、民政、医疗等8类数据源后,构建齐了全乡96个村组“户—人—房—收入”的动态数据库,可以精准标注脱贫户、低保户、监测户等对象,实时更新帮扶进展,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干群少跑腿”。
“将数智技术融入乡村治理,实现了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提升了乡村治理效率,老百姓都说‘线上办事少跑腿,防溺水监控护平安,这才是真帮扶’。”曾滨表示。
数智乡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产业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在帮扶过程中,三峡集团积极结合自身优势和罗塘资源禀赋,推动实施一批绿色产业项目。
绿色筑基
“每天都要来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添加一些净水的药剂,当然,简单的维修也是我来负责。”年近半百的谢声权是罗塘乡污水处理站的运维人员。
谢声权是土生土长的罗塘人,世代务农,现在负责包含罗塘乡污水处理站在内的多个污水处理站的运维,虽说每天要驱车100多公里往返于这些污水处理站,但是多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且看到了家乡越来越美,他打心里高兴。
罗塘乡污水处理站
“过去每家每户的污水都是直排的。你看,现在处理过的水和井水一样干净,环境是真的好了。”谢声权说。
从2020年开始,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环保集团采取PPP模式在罗塘乡实施了污水处理项目,其日处理污水达到350立方米,足以满足全乡的污水处理需求。如今罗塘乡水质达标率达到了100,辖区内赣江段水质也跃升为跃升Ⅱ类标准,水环境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告别了污水的罗塘乡真正有了发展红色旅游、特色农业等绿色产业的基础。
如今,罗塘乡通过农旅结合,已经沿罗塘旅游公路布局了春季油菜花海、夏季荷花采摘、秋季洛神花节、冬季黑木耳研学的“四季可游”业态,每年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通过特色农业实现增收。
其中,盘活冬闲田建成的15亩黑木耳种植基地,成功带动30户村民户均增收8000元,成了“小木耳大产业”示范样板;500亩洛神花基地及140亩“果树套种”基地则累计带动50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年收入增长1.8万元,还形成了“一村一品、连片成链”……
罗塘乡小学屋顶光伏项目
罗塘乡老居村村民老张高兴地说:“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光伏板晒着太阳就能挣钱,黑木耳基地打工一年能多赚8000块,村里环境也变美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光伏则是三峡集团依托清洁能源主业,促成生态富民双赢格局的重要举措。
三峡集团先后利用农贸市场、乡小学等闲置屋顶建成了330.78千瓦分布式光伏矩阵,年收益可达15万元,并带动了周边2万平方米屋顶光伏开发;增设了6台60千瓦直流双枪充电桩,不仅填补罗塘乡新能源服务的空白,增加了游客自驾便利度,每年还可以带来收益约10万元;安装的370盏光伏路灯在实现旅游公路全路段照明的同时,年均节省电费12万元……
“三峡集团通过推动实施绿色能源项目,支持并带动了我们乡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目前我们乡有500余户农户通过特色农业、光伏分红增收,3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曾滨补充说这些项目不仅带动了农户增收,还增加了村集收入,真正落实了强村富民的振兴目标。
当红色罗塘遇上绿色三峡,这座一度沉寂的红色宝库逐步蝶变成为红色资源活化、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产业筑基的三峡特色智慧小镇,“红绿”的融合也成功为革命老区探索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振兴路径。
罗塘乡全景
三峡集团帮扶干部陈迪于表示:“未来,三峡集团将接续帮扶罗塘乡,并通过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引流、绿色产业筑基等手段,全面激活罗塘乡发展动能,将罗塘乡打造成‘红绿融合’的数智化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编辑:孙钰芳 陈晓英 卢西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6日